茅台为什么9次蒸煮却8次发酵
茅台酒九次蒸煮不是9次发酵是因为,茅台酒的制作过程包括蒸饭、发酵、蒸馏和陈放四个阶段。
其中蒸饭过程是将高粱蒸熟,使其能够更好地发酵。
而茅台酒的九次蒸煮表示对高粱在制作过程中蒸煮的次数,每次蒸煮的时间和温度都不同,可以使高粱不同程度地糊化,这样发酵时就能产生不同种类的酒香和风味。
因此,茅台酒的九次蒸煮是制作工艺的关键环节,而不是发酵的次数。
茅台酒属于什么发酵方式
1、茅台酒属于固态发酵法
茅台酒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白酒典型的固态发酵工艺,属于酱香型白酒的代表,与液态发酵(如啤酒、黄酒)不同,固态发酵的原料(高粱、小麦等)不加水直接蒸煮,加入酒曲后自然堆积发酵,过程中微生物与原料直接作用,产生复杂的香味物质,形成独特风味。
2、核心工艺:高温制曲+堆积发酵
茅台酒的发酵分两个阶段:高温制曲和堆积发酵。
高温制曲:用小麦制作酒曲时,温度高达60℃以上,促进耐高温微生物(如芽孢杆菌)繁殖,形成酱香前体物质。
堆积发酵:蒸煮后的高粱摊晾后与酒曲混合,堆积在车间自然发酵,温度逐渐升高到50℃左右,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代谢出香味成分,这一步被称为“阳发酵”。
3、窖池发酵:阴发酵的奥秘
堆积发酵完成后,原料会被放入石窖泥底的窖池中密封,进入“阴发酵”阶段,窖池底部铺有特殊窖泥,富含微生物群落,在无氧环境下,酵母菌和厌氧菌进一步分解糖分,产生酒精和酯类等风味物质,整个过程持续约30天,期间微生物活动缓慢而充分。
4、多轮次发酵,成就复杂口感
茅台酒的独特之处在于“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”的工艺,同一批原料会经历多次蒸煮、加曲、发酵和取酒,每次发酵条件(温度、湿度、微生物)略有差异,积累不同层次的香味物质,前三轮次酒体偏酸涩,中间轮次醇厚饱满,后几轮次焦香明显,最终勾调出平衡的酱香风味。
:茅台酒的固态发酵工艺是中国传统酿酒智慧的结晶,高温制曲、堆积与窖池结合、多轮次发酵三大特点,共同塑造了其酱香突出、口感绵柔、回味悠长的品质,也是其高端地位的核心技术壁垒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茅台酒为啥要蒸煮9次却只发酵8次?
“九蒸八酵”是茅台工艺的核心秘密!每次蒸煮能让高粱彻底糊化,释放更多淀粉;而发酵少一次是因为最后一次蒸煮后(第九次),酒醅已经“榨干”了,没必要再发酵,说白了,就像泡茶,最后一遍没味了还泡啥?
2、茅台属于啥发酵方式?是固态还是液态?
必须固态啊!茅台是典型的“高温大曲固态发酵”,不用一滴水直接参与发酵,粮食堆成小山,靠大曲微生物自然干活,全程“干拌”,这种老法子虽然慢(一轮周期要一年),但香味复杂到爆炸!
3、为啥不直接发酵9次凑整?多一次不更香吗?
!茅台讲究的是“恰到好处”,8次发酵后,粮食里的精华基本被掏空了,再发酵反而可能杂菌滋生,影响酒质,老祖宗试了几百年才定的规矩,少一次才是真讲究!
4、其他酱香酒也这么玩“九蒸八酵”吗?
不一定!虽然酱香酒都学茅台,但很多小厂会偷工减料,正宗的茅台镇大厂才严格按这个来,差一次蒸煮,风味就能喝出来——比如焦糊香弱了、回味短了,所以别信“平替”,9次蒸煮的蒸汽费都是成本啊!
(注:答案结合了传统工艺解释和口语化类比,避免生硬术语,数据源自茅台官网工艺描述及酱香酒行业报道。)
本文来自作者[褚钰浩]投稿,不代表晶雅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jyacai.cn/cshi/202505-38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晶雅号的签约作者“褚钰浩”
本文概览:茅台为什么9次蒸煮却8次发酵茅台酒九次蒸煮不是9次发酵是因为,茅台酒的制作过程包括蒸饭、发酵、蒸馏和陈放四个阶段。其中蒸饭过程是将高粱蒸熟,使其能够更好地发酵。而茅台酒的九次蒸...
文章不错《茅台为什么9次蒸煮却8次发酵 茅台酒属于什么发酵方式》内容很有帮助